剥离是什么意思| 假冒警察什么罪怎么判| 氮质血症是什么意思| 子宫内膜增厚有什么影响| 大便不通吃什么药| 为什么被蚊子咬了会起包| 女排精神是什么| 有代沟是什么意思| 掰手指头响有什么危害| 鸽子喜欢吃什么食物| 吃了西瓜不能吃什么| 唯利是图是什么生肖| 为什么全麻手术后不能睡觉| 114514是什么梗| 双脚麻木是什么病的前兆| ct和拍片有什么区别| 姜文和姜武是什么关系| 万宝龙手表什么档次| 喜欢黑色的人是什么性格| 阴虚火旺吃什么食物| 大姨妈来了可以吃什么水果| 11月9号是什么日子| 年底是什么时候| 老是想咳嗽是什么原因| 女人有腰窝意味着什么| 女人为什么要嫁人| 岁月静好什么意思| 石斛念什么| 儒家思想是什么意思| 心绞痛吃什么药最好| 接盘是什么意思| 乙肝235阳性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马蹄什么季节上市| 孕妇吃什么水果最好| 桑是什么意思| 尿毒症可以吃什么水果| 梦到发大水是什么意思| 鸡珍是什么| 12月是什么星座的| 梦见洗鞋子是什么意思| 水泻拉肚子吃什么药| 赤潮是什么意思| 消化道出血吃什么药| 什么肉好消化| 尿毒症吃什么最好| 脊髓空洞是什么意思| dsd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膳食纤维| 种植牙有什么风险和后遗症| 军魂是什么意思| 睡觉流眼泪是什么原因| 血脂高挂什么科| 清洁度1度是什么意思| 乳臭未干是什么意思| 耋是什么意思| 面基是什么意思| 坐车晕车是什么原因| 枸杞泡茶喝有什么功效| 家里有小蜘蛛预示什么| 敲定是什么意思| 双子座和什么座最配| 熬药用什么锅熬最好| 什么的眼睛填空| 廉租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区别| 狗喜欢吃什么| 左侧小腹疼是什么原因| 梦见猫头鹰是什么预兆| 头痛吃什么| 8月9号是什么星座| 脑血管堵塞吃什么药好| 手上脱皮什么原因| 小儿拉肚子吃什么药好得快| 烟火气息是什么意思| 免疫五项检查是什么| 长方形纸可以折什么| 晚餐吃什么菜谱大全| 喜丧是什么意思| 紫苏泡酒有什么功效| 心直口快是什么意思| 舌头上火吃什么药| 中国的国树是什么| 苦瓜汤为什么要放黄豆| 为什么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 上大学需要准备什么|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补得快| 肾上腺素是什么| 梦到分手了是什么征兆| 抽烟为什么会上瘾| 什么减肥药有效果| 朱砂属于五行属什么| 梁伟文 为什么叫林夕| 隐士是什么意思| 演宋江的演员叫什么| barbour是什么牌子| 黄泉是什么意思| 脾虚生痰吃什么中成药| 乔峰和洪七公什么关系| 属马的人佩戴什么招财| 雨水是什么季节| 脑ct挂什么科| 大象什么颜色| 心口疼是什么原因| 猫呕吐是什么原因| 10.1是什么星座| 天月二德是什么意思| 互粉是什么意思| 自由基是什么意思| 40周年是什么婚| 8月开什么花| 脚底出汗是什么原因| 夏天摆摊适合卖什么| 清真不吃什么肉| 爷爷的兄弟叫什么| 现在可以种什么农作物| 夏天手上长小水泡是什么原因| 赵云属什么生肖| 炼乳是什么| 复方血栓通片功效作用治疗什么病| 梦见好多羊是什么意思| 鱼香肉丝属于什么菜系| 子宫息肉有什么危害| 什么蛋不能吃| 手热脚热是什么原因| 缺钙会导致什么| 什么是kpi| 78年属马的是什么命| 1946年属狗的是什么命| cnn是什么意思| 尿酸高适合吃什么水果| 不现实什么意思| 受精卵着床有什么感觉| 18k金和24k金有什么区别| 女人什么时候容易怀孕| 急性肠胃炎是什么引起的| ep病毒是什么| 什么是霸凌| 枸杞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什么鸟好养| 儿童坐飞机需要带什么证件| 藏在我回忆里的那个人什么歌| 泌尿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绿豆与什么食物相克| 坐月子吃什么补气血| 对偶句是什么意思| 瓜子脸适合什么眼镜| 减脂晚上吃什么好| 什么是大三阳| 聚首一堂是指什么生肖| 咽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千卡是什么意思| claire是什么意思| 糖料病者应吃什么好| 拉不出屎是什么原因| 梦见桥断了有什么预兆| 51岁属什么生肖| bid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为宜是什么意思| 墙头草是什么意思| 肚脐眼下面疼是什么原因| 嗓子吞咽疼痛吃什么药|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什么意思| 肚子咕咕叫吃什么药| 犹太人说什么语言| 什么减肥药有效果| 11月28是什么星座| 安宫牛黄丸为什么那么贵| 骨钙素低是什么原因| 秋天可以干什么| o型血的人是什么性格| 中指和无名指发麻是什么原因| 浅绿色是什么颜色| sq是什么意思| 浆水是什么| 葡萄糖输液有什么作用| 浮木是什么意思| 手掌很红是什么原因| 白天为什么能看到月亮| 脸色暗沉发黑是什么原因| 老人经常头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强迫思维是什么| 大脑镰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胃酸过多有什么症状| 什么的光华| 排卵期什么症状和反应| 面条鱼是什么鱼| 四物汤什么时候喝最好| 烫伤用什么药膏| 宫颈囊肿是什么原因| 桐字五行属什么| 晚上起夜尿多吃什么药| 拐子是什么鱼| 肠道消炎用什么药最好| 出局是什么意思| 思维跳脱是什么意思| 鼻毛变白什么征兆| 三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 五行海中金是什么意思| 1952年属什么| 女人吃什么水果最好| 疱疹性咽峡炎吃什么食物| 肝弥漫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无限极是干什么的| 什么叫淋巴结| 梦见炒菜是什么意思| 黄芪补什么| 斐乐属于什么档次| 男人早泄吃什么药最好| 胃炎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心慌吃什么药效果好| 绣球花什么时候开花| 左胸下面是什么部位| 张国荣属什么生肖| 今日立冬吃什么| 卤水是什么东西| 下午三点是什么时辰| 六三年属什么生肖| cp是什么单位| 什么叫热射病| 18岁属什么生肖| 满族八大碗都有什么菜| 梅花象征着什么| wbc是什么意思医学| 白细胞0是什么意思| 小腿痛什么原因| 林俊杰属什么生肖| 玄青色是什么颜色| 卡码是什么意思| 言字旁与什么有关| 月经期间洗澡会有什么影响吗| 乌合之众什么意思| 有眼屎用什么眼药水| 肝郁气滞有什么症状| 后脑勺发麻是什么原因| 梦见买黄金是什么兆头| 法务是干什么的| 加湿器有什么作用| 黄鼠狼进屋是什么兆头| burberry是什么品牌| 舅舅的老婆叫什么| 0m是什么意思| 木命和什么命最配| 大伽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能升血小板| dove什么意思| 错觉是什么意思| 吃花生米是什么意思| 宫颈筛查hpv阳性是什么意思| 补铁吃什么药| 铁蛋白高吃什么药能降下来| 牙龈出血吃什么药| 头孢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芪明颗粒主治什么病| 舌苔厚黄是什么病| 心脏早搏吃什么药最好| 肾功能不好吃什么药| 看腋臭挂什么科| 清茶是什么茶| 女性的排卵期是什么时候| 右肺中叶小结节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夏天适合喝什么汤| 肚子左侧是什么器官| 晚上吃什么| 鸡男配什么属相最好| 百度
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持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派——访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施劲松

发布时间:2025-08-04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班晓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考古所”)成立于2025-08-04。历经70余年的发展,考古所已成为我国学科门类最全、研究领域最广、学术成果最丰硕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国家级考古研究机构。今年以来,该所深入落实院党组部署的“四个一”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报记者就考古所的发展、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建设、考古人才培养、中国考古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等问题,采访了考古所副所长(主持所务工作)施劲松。         

  继承优良传统 推进学派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考古所致力于构建的“中国考古学派”,其核心学术主张、方法论特色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内外考古学流派的标识性特征是什么?

  施劲松:今年是考古所建所75周年。考古所的历史也是学术传统、学术精神形成和发扬的历史。以夏鼐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学者带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想、甘为考古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情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求真求实的严谨学风、面向世界的宏阔视野。今天考古所承担的职责使命,更需要大家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

  中国考古学与其他国家的考古学相比,有共性也有其自身特点。共性主要在于研究技术、手段的国际化。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这一点中外考古学都一致,最终形成了共同的研究领域、方向和目标,比如环境、气候、经济、资源、技术、动植物的驯化、古人的行为模式等。但中国考古学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比如,中国有丰富的传世和出土文献,它们是理解考古材料的重要背景和线索,与历史文献紧密结合是中国考古学的特点。再比如,中国古代文明独立产生,发展延续不断,文明起源、文明特性、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就构成了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国内,考古所的考古实践面向全国,这又明显不同于其他学术机构。古代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地域性,考古材料具有地域特点,考古工作也是在具体区域内进行的。全国各省区市都有考古机构,负责各地的考古发掘。各大学考古院系的教学和科研,同样侧重于各自所在区域的古代文化。只有考古所面向全国,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的200多个市县共开展了近400项田野工作。考古所的工作突破了地域性,致力于用全国的考古材料来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行整体性建构。

  与此相关的是,考古所从来都是从各地汇聚人才。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的学者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学术训练,进入考古所后继续保持、发扬了自己的学术特长。因此,兼容并蓄、百花齐放也是考古所的学术风格。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快速发展的领域,所里在引进和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如科技分析、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有何规划?

  施劲松:考古所过去的工作重点是断代考古学,最近致力于完善学科布局、拓展研究方向,新设立了世界考古、石窟寺考古、考古学理论研究室,以及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考古大数据资料中心,还准备成立出土文献、海洋考古研究室和公共考古中心。

  在中央和院党组的关怀下,考古所近三年招聘了数十位年轻人,有不少就从事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古文献研究。考古所还参与制定全国考古学博士生培养规划,部分高校因此增设了考古学急需学科的招生方向。

  未来的考古学是进一步融合多学科的考古学。因为多学科的方法、技术的运用,我们从考古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迅速增加,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方向不断拓展。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要在这方面引领学科发展。   

  深化探源工程 加强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就深化探源工程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探源工程的重要参与者,考古所是如何整合所内外力量进行有组织科研的?取得了哪些重大文明史问题上的突破?

  施劲松:探源工程是多学科合作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2002年启动,现已完成第五阶段的研究。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主要承担单位,国内外数十家单位、不同学科的数百位学者参与。考古所在工程中发挥了规划项目和组织全国科研力量的重要作用。考古所很多从事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的学者也加入其中,成为探源工程研究的重要力量。工程主要对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公元前3500—前1500年间的重要遗址和考古学文化进行多学科研究,建立年代序列,通过深入研究各地自然环境与文明的演进、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各区域文明化的进程、早期国家的形成、区域文化间的互动等,获得了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性认识,并根据中国的考古材料凝练出文明的新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了探源工程,所里还有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工程?未来,在学术工程建设方面,所里有哪些重点布局和长远目标?

  施劲松:一年来考古所实施的学术工程中,重要且初见成效的如“陶寺、二里头、殷墟三大遗址统筹综合研究项目”。设立这个项目,首先是为了通过这三个重要遗址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其次是创新科研机制,即在传统考古队的基础上设立项目组,贯通田野发掘、资料发表、研究阐释、遗产保护各个环节,促进学科融合,并将项目建设为培养年轻人的平台。

  考古所还大力加强边疆地区的考古工作。比如,近期重点围绕新疆等地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调集科研骨干制定工作规划,内容涵盖田野考古、资料整理、报告出版、研究阐释、人才培养、站队建设等,希望将吐鲁番吐峪沟的考古工作打造为资料整理、报告出版、综合研究的示范项目,将吉木萨尔的北庭故城打造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陈列展示的示范项目。

  未来,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科发展方向,考古所还将针对历史时期的都城遗址、边疆考古等设立重大研究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报》:接下来,考古所将如何以“两镇(阵)一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研究所和学科建设?

  施劲松:考古所通过“两镇(阵)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研究所和考古学科建设,建构中国考古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考古所2025年提出科研强所的目标,从田野发掘、成果出版、研究阐释三方面制定科研规划并整体推进。

  考古所要求所有的考古发掘项目加强学术规划、提高发掘质量,在田野工作中实现多学科融合、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

  按院党组的要求,坚持发掘与阐释并重。制定并实施《考古研究所推动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54部重点考古发掘报告建立台账和督办机制,计划2025年出版约13部,2027年底前出版大部分报告。

  加强研究阐释,在“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中发挥牵头、组织等引领作用。开展有组织科研,制定《考古研究所研究阐释工作方案》,围绕新时代考古学重大理论创新研究、史学前沿问题的考古学研究、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三个方向,立项31个研究课题,计划在2025—2027年内完成并出版成果。同时,考古所将在2025年开始陆续推出“学者文库”“青年学者文库”“学术文集”三大精品系列,既鼓励学者出版成果,又创建考古所的学术品牌。   

  增强国际交流 主动迎接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建设世界级考古研究中心的目标下,考古所计划打造哪些常态化、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学术活动?

  施劲松:建设世界级考古研究中心,最重要的是考古发掘和研究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这将是考古所今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所就开始了活跃、丰富的对外交流。近10年来,考古所的赴外考古发掘和研究常态化,在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罗马尼亚、埃及、巴基斯坦的考古工作成绩显著,今年又挂牌成立了“埃及考古研究中心”。考古所还积极参与建设雅典的古典文明研究院,并计划在阿联酋开展工作。

  院党组要求考古所要实现工作重心的三个转变:由重发掘向发掘与研究并重转变,由中原向边疆转变,由国内向国外转变。据此要求,考古所进一步明确:赴外考古主要面向古代文明核心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周边国家布局;目标一是加强中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二是研究世界其他古文明,三是增进当今的中外学术交流。

  考古所重点建设的国际平台还有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创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世界考古论坛·上海”。论坛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学术平台,推动全球考古学的交流与合作。论坛聚焦世界考古学的前沿议题,促进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考古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论坛还在全球范围内评选重大考古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吸引了世界各国的重要考古学家。考古所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承担了论坛的学术设计与对外联系等主要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考古所在推进“四个一”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将采取哪些关键措施确保其协同发展、整体推进?

  施劲松:考古所积极谋划、推进“四个一”建设,目前在学术工程和学术平台方面已有较多考虑并已初步实践。最大的挑战是创立学派,学术力量也需要优化。我们将在全面推进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深入总结考古所的学术特点,发挥学术优势,努力创建一个特色鲜明、在考古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派。   

  记者:班晓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5-08-04 第A09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人物专访

李主席深入基层调研“妇女之家”阵地建设(图)

发布时间:2025-08-04

百度 创新开路家底殷实起来这几天,林光美正在推进清远“黄金十条”政策的出台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考古所”)成立于2025-08-04。历经70余年的发展,考古所已成为我国学科门类最全、研究领域最广、学术成果最丰硕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国家级考古研究机构。今年以来,该所深入落实院党组部署的“四个一”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报记者就考古所的发展、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建设、考古人才培养、中国考古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等问题,采访了考古所副所长(主持所务工作)施劲松。         

  继承优良传统 推进学派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考古所致力于构建的“中国考古学派”,其核心学术主张、方法论特色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内外考古学流派的标识性特征是什么?

  施劲松:今年是考古所建所75周年。考古所的历史也是学术传统、学术精神形成和发扬的历史。以夏鼐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学者带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想、甘为考古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情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求真求实的严谨学风、面向世界的宏阔视野。今天考古所承担的职责使命,更需要大家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

  中国考古学与其他国家的考古学相比,有共性也有其自身特点。共性主要在于研究技术、手段的国际化。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这一点中外考古学都一致,最终形成了共同的研究领域、方向和目标,比如环境、气候、经济、资源、技术、动植物的驯化、古人的行为模式等。但中国考古学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比如,中国有丰富的传世和出土文献,它们是理解考古材料的重要背景和线索,与历史文献紧密结合是中国考古学的特点。再比如,中国古代文明独立产生,发展延续不断,文明起源、文明特性、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就构成了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国内,考古所的考古实践面向全国,这又明显不同于其他学术机构。古代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地域性,考古材料具有地域特点,考古工作也是在具体区域内进行的。全国各省区市都有考古机构,负责各地的考古发掘。各大学考古院系的教学和科研,同样侧重于各自所在区域的古代文化。只有考古所面向全国,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的200多个市县共开展了近400项田野工作。考古所的工作突破了地域性,致力于用全国的考古材料来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行整体性建构。

  与此相关的是,考古所从来都是从各地汇聚人才。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的学者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学术训练,进入考古所后继续保持、发扬了自己的学术特长。因此,兼容并蓄、百花齐放也是考古所的学术风格。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快速发展的领域,所里在引进和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如科技分析、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有何规划?

  施劲松:考古所过去的工作重点是断代考古学,最近致力于完善学科布局、拓展研究方向,新设立了世界考古、石窟寺考古、考古学理论研究室,以及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考古大数据资料中心,还准备成立出土文献、海洋考古研究室和公共考古中心。

  在中央和院党组的关怀下,考古所近三年招聘了数十位年轻人,有不少就从事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古文献研究。考古所还参与制定全国考古学博士生培养规划,部分高校因此增设了考古学急需学科的招生方向。

  未来的考古学是进一步融合多学科的考古学。因为多学科的方法、技术的运用,我们从考古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迅速增加,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方向不断拓展。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要在这方面引领学科发展。   

  深化探源工程 加强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就深化探源工程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探源工程的重要参与者,考古所是如何整合所内外力量进行有组织科研的?取得了哪些重大文明史问题上的突破?

  施劲松:探源工程是多学科合作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2002年启动,现已完成第五阶段的研究。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主要承担单位,国内外数十家单位、不同学科的数百位学者参与。考古所在工程中发挥了规划项目和组织全国科研力量的重要作用。考古所很多从事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的学者也加入其中,成为探源工程研究的重要力量。工程主要对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公元前3500—前1500年间的重要遗址和考古学文化进行多学科研究,建立年代序列,通过深入研究各地自然环境与文明的演进、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各区域文明化的进程、早期国家的形成、区域文化间的互动等,获得了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性认识,并根据中国的考古材料凝练出文明的新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了探源工程,所里还有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工程?未来,在学术工程建设方面,所里有哪些重点布局和长远目标?

  施劲松:一年来考古所实施的学术工程中,重要且初见成效的如“陶寺、二里头、殷墟三大遗址统筹综合研究项目”。设立这个项目,首先是为了通过这三个重要遗址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其次是创新科研机制,即在传统考古队的基础上设立项目组,贯通田野发掘、资料发表、研究阐释、遗产保护各个环节,促进学科融合,并将项目建设为培养年轻人的平台。

  考古所还大力加强边疆地区的考古工作。比如,近期重点围绕新疆等地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调集科研骨干制定工作规划,内容涵盖田野考古、资料整理、报告出版、研究阐释、人才培养、站队建设等,希望将吐鲁番吐峪沟的考古工作打造为资料整理、报告出版、综合研究的示范项目,将吉木萨尔的北庭故城打造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陈列展示的示范项目。

  未来,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科发展方向,考古所还将针对历史时期的都城遗址、边疆考古等设立重大研究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报》:接下来,考古所将如何以“两镇(阵)一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研究所和学科建设?

  施劲松:考古所通过“两镇(阵)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研究所和考古学科建设,建构中国考古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考古所2025年提出科研强所的目标,从田野发掘、成果出版、研究阐释三方面制定科研规划并整体推进。

  考古所要求所有的考古发掘项目加强学术规划、提高发掘质量,在田野工作中实现多学科融合、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

  按院党组的要求,坚持发掘与阐释并重。制定并实施《考古研究所推动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54部重点考古发掘报告建立台账和督办机制,计划2025年出版约13部,2027年底前出版大部分报告。

  加强研究阐释,在“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中发挥牵头、组织等引领作用。开展有组织科研,制定《考古研究所研究阐释工作方案》,围绕新时代考古学重大理论创新研究、史学前沿问题的考古学研究、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三个方向,立项31个研究课题,计划在2025—2027年内完成并出版成果。同时,考古所将在2025年开始陆续推出“学者文库”“青年学者文库”“学术文集”三大精品系列,既鼓励学者出版成果,又创建考古所的学术品牌。   

  增强国际交流 主动迎接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建设世界级考古研究中心的目标下,考古所计划打造哪些常态化、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学术活动?

  施劲松:建设世界级考古研究中心,最重要的是考古发掘和研究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这将是考古所今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所就开始了活跃、丰富的对外交流。近10年来,考古所的赴外考古发掘和研究常态化,在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罗马尼亚、埃及、巴基斯坦的考古工作成绩显著,今年又挂牌成立了“埃及考古研究中心”。考古所还积极参与建设雅典的古典文明研究院,并计划在阿联酋开展工作。

  院党组要求考古所要实现工作重心的三个转变:由重发掘向发掘与研究并重转变,由中原向边疆转变,由国内向国外转变。据此要求,考古所进一步明确:赴外考古主要面向古代文明核心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周边国家布局;目标一是加强中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二是研究世界其他古文明,三是增进当今的中外学术交流。

  考古所重点建设的国际平台还有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创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世界考古论坛·上海”。论坛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学术平台,推动全球考古学的交流与合作。论坛聚焦世界考古学的前沿议题,促进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考古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论坛还在全球范围内评选重大考古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吸引了世界各国的重要考古学家。考古所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承担了论坛的学术设计与对外联系等主要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考古所在推进“四个一”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将采取哪些关键措施确保其协同发展、整体推进?

  施劲松:考古所积极谋划、推进“四个一”建设,目前在学术工程和学术平台方面已有较多考虑并已初步实践。最大的挑战是创立学派,学术力量也需要优化。我们将在全面推进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深入总结考古所的学术特点,发挥学术优势,努力创建一个特色鲜明、在考古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派。   

  记者:班晓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5-08-04 第A09版

 

 

 

作者:班晓悦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经常犯困想睡觉是什么原因 单元剧是什么意思 高铁列车长是什么级别 出生日期查五行缺什么 眉头长痘痘什么原因
海螺吃什么 今夕何夕是什么意思 双眸是什么意思 女人梦见蛇预示着什么 痔疮什么东西不能吃
娣什么意思 什么东西最贵 猪八戒的武器叫什么 有点拉肚子吃什么药 为什么晚上不能倒垃圾
痨病是什么病 有里面没有两横是什么字 女人梦见虫子什么预兆 结石挂什么科 小腿酸软无力是什么原因
空心菜长什么样hcv8jop6ns6r.cn 香港五行属什么hcv8jop2ns6r.cn 7月31日是什么星座hcv8jop3ns3r.cn 燕窝补什么dajiketang.com 蜻蜓属于什么类动物hcv9jop0ns8r.cn
麸皮是什么hcv8jop4ns0r.cn 什么是阳光抑郁症hcv7jop5ns4r.cn 月经不来又没怀孕是什么原因hcv7jop5ns2r.cn 霜降吃什么hcv9jop4ns7r.cn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效果好hcv7jop9ns2r.cn
卵巢保养吃什么好yanzhenzixun.com 尿隐血是什么意思hcv8jop7ns0r.cn 吃什么水果可以减肥liaochangning.com 迂回战术什么意思hcv9jop6ns1r.cn 隔阂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7r.cn
左脸颊有痣代表什么beikeqingting.com 三月三十号是什么星座hcv9jop0ns6r.cn 山珍海味是什么意思hcv8jop5ns1r.cn 仔仔是什么意思xinjiangjialails.com 嘴唇肿起来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7jop7ns2r.cn
百度